
在4月24 - 26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时间段,“第十二届国际肉苁蓉暨沙生中药材学术研讨会及中国中药协会沙地中药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聚焦“挖掘肉苁蓉价值,做强肉苁蓉产业,打造中药材大品种,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各方的智慧与力量。
现场可谓是大咖云集,全国3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肉苁蓉主产地政府领导以及地方技术人员齐聚一堂。25位国内外知名学者纷纷登台,分享以肉苁蓉为代表的沙生中药材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教授屠鹏飞率先抛出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纲要,更是呼吁将管花肉苁蓉纳入食药同源中药材品种目录,为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众多学者的报告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从肉苁蓉及其寄主的生态种植推广,到新药效、新用途的探索,从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到传统功效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的剖析,再到相关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全方位为肉苁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4月25日,全体代表深入考察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34团梭梭和肉苁蓉栽培基地、马鹿养殖基地以及普惠农场的甘草栽培基地,实地感受产业发展成果。
回溯过往,自1990年起,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就开启了肉苁蓉的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之旅。他们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首创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大规模推广,实现人工种植“从0到1”的突破,打造全产业链,让产业年产值从九十年代不到20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200多亿元,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
当下,肉苁蓉药用资源已得到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转向下游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为此,研讨会上特别举办“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围绕如何借助中医药利好政策和食药同源机遇,发展肉苁蓉大健康产业,代表们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诸多详实且具可操作性的方案。
会议发出强烈呼吁,在生态中国和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政府应高度重视肉苁蓉产业,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尽早将管花肉苁蓉列入食药同源目录。同时,也号召大型制药企业和健康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助力打造肉苁蓉大健康产业,培育高质量中药材大品种,推动西部荒漠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中药协会等多方联合主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等单位联合承办,为肉苁蓉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