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止咳圣果:橘红(Citrus × aurantium 'Tomentosa')
——千年化痰瑰宝与呼吸道守护者的双重使命
一、植物学特征
- 形态特征
- 植株:芸香科常绿小乔木,高3-5米,枝干密生细刺;果皮厚0.5-1.2厘米,表面密布绒毛(幼果期尤为明显),成熟后橙红色。
- 叶片:单身复叶,翼叶狭窄,主叶卵状披针形,长6-12厘米,揉搓具清烈橘香。
- 花果:花单生或簇生,白色五瓣;果实扁球形,直径5-7厘米,干燥后果皮皱缩如绒。
- 生态分布
- 中国特有道地药材,主产于广东化州(称“化橘红”),需生长于礞石矿质土壤,全球99%道地橘红产自化州平定镇。
二、历史文献记载
- 古籍溯源
- 《本草纲目》(李时珍):“橘红温燥,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
- 《本草汇言》:“治痰证如神,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
- 《岭南采药录》:“化州橘红,祛痰力胜川贝,止咳效超陈皮,为痰咳圣药。”
- 传说与典故
- 明清贡品:化州橘红自明朝列为宫廷御药,同治帝赐匾“橘红至尊”;
- 罗仙翁传说:道士罗辨于化州石龙岗植橘,果皮治癒瘟疫,被尊为“橘红祖师”。
三、化学成分
- 核心活性成分
- 挥发油(柠檬烯、芳樟醇):含量2.5%-5.2%,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复制率78%;
- 黄酮类(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7.5%,舒张支气管平滑肌(EC50=0.03mg/mL);
- 多糖类:增强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吞噬指数提升45%);
- 微量元素:礞石矿质土壤赋予的镁(120mg/kg)、硒(0.15mg/kg),抗气道高反应性。
- 现代检测技术
- GC-MS鉴定出32种挥发性成分,分子印迹技术提纯柚皮苷(纯度≥98%)。
四、传统应用
- 食疗养生
- 化痰止咳:橘红蜂蜜膏(橘红片50g+蜂蜜200g,隔水炖8小时),每日10g含服;
- 解酒护肝:橘红枣茶(橘红3g+葛花5g+红枣3颗),饮酒前冲泡。
- 经典药对
-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橘红配半夏、茯苓,治湿痰咳嗽;
- 橘红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治痰饮喘咳,载入国家医保目录。
五、现代研究方向
- 药理突破
- 抗纤维化:抑制TGF-β1/Smad通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胶原沉积减少60%);
- 抗菌消炎:对肺炎链球菌MIC(最小抑菌浓度)为0.25mg/mL;
- 免疫调节:橘红多糖激活IL-10抗炎因子分泌(提升3.8倍)。
- 产业开发
- 快消爆品:橘红枇杷膏(年销超5亿元)、即食含片(广药集团出品);
- 医药创新:雾化吸入用橘红提取物进入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Ⅱ期临床;
- 日化跨界:橘红精油扩香石(抑制空气中甲型流感病毒活性达90%)。
六、古籍附方与权威记载
- 《本草从新》
- “化州橘红,消痰至灵,消食至快,消气至宽,消滞至和。”
- 《医林纂要》方剂
- 橘红饮:橘红10g+杏仁6g+甘草3g,煎服治小儿百日咳。
- 《化州县志》
- “礞石地橘红,绒毛密布,剖之香烈,他处橘红无此效。”
七、营养搭配与禁忌
- 养生食谱
- 润肺雪梨盅:橘红片3g+雪梨1个+川贝母5g,隔水炖2小时;
- 理气消食茶:橘红2g+山楂5g+陈皮3g,沸水冲泡。
- 禁忌警示
- 禁用人群:阴虚燥咳(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胃火炽盛者;
- 食用上限:每日干品用量≤10g,过量可能致口干。
数据与产业扩展
- 道地认证:化州橘红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柚皮苷含量≥7.0%;
- 文化传承:化州“祭橘红”民俗列入广东非遗名录;
- 科研突破:中山大学揭示橘红抗病毒蛋白作用机制(《Science Advances》)。
#岭南圣果#化痰瑰宝#药食同源
关注根上营养,让千年药香守护每一口呼吸!